close

夜裡、回家的路上、迎面拂來的風裡有一股清香,是記憶中的香味,夜來香。

兒時住的老家,傳統的建築,磚牆灰瓦屋,颱風過後大人們都會上屋頂巡視一番,也會在屋瓦的週邊用磚塊壓住,避免瓦被強風掀了。是五間厝式中間是神明廳,左右二側是我家跟二伯父一家,"門口埕"有大大的S,是當時學考機車駕照用的,但是我忘的是為了誰畫的了,鐵門旁長型依圍牆建造的花圃有跟我差不多年紀的茶花樹,有楊桃樹,有葡萄樹,喔~爸媽會自己釀葡萄酒,白葡萄酒,還有一棵夜來香,每到這個季節夜裡,清香就從那細長而小的花散發出來~~

那香味勾引出的兒時回憶像黑松的二氧化碳氣泡一直冒出來。

印象中廁所在外面,早期是填糞式的廁所,不用沖水,下大雨時或是颱風來時,大人會將糞水舀到水溝,借雨勢衝到外面的大水溝去。

中秋節,其實那時候就流行放煙火,我們玩的是沖天炮,我們玩的是與聯居哥哥們互射沖天炮,仙女棒,是堂妹們玩的。

那時候沒什麼玩具,玩捉迷藏是不錯的樂趣,還記得這個季節蒜頭收成,以前還沒有烘乾這種東西,所以會有蒜架(蒜頭連稈紮成束,披掛在架上曬乾),是不錯的藏點,如果不怕黑還有"古亭畚"可以躲,不過下去容易要出來卻要費一番功夫。

大門的左牆角有塊大大磨刀石,最常見三叔公磨刀了。

小叔公的鱉池外有分成三塊的的小空地,最外面的是堆肥地方,早期沒有垃圾車收蔬果廚餘,都是放在一起堆肥,剝花生的花生殼,玉米衣,西瓜皮等等。中間是媽媽種菜的用的,有茼蒿,有小白菜等~~最左邊的是小叔公家負責的,緊鄰的是小叔公家的廁所。鱉池也有土虱,土虱鬚會扎人很痛的,鱉蛋小小的剛生下的鱉蛋生吃很甜。

巷子出去的小路左右的住戶都是親戚,一拐進小路逢人就要打招呼,嬸婆、叔公、叔叔、嬸嬸等等。

現在再回去建築物感覺變小了,因為我長大長高了,以前的農村生活想當時真是樂逍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 雅虎 的頭像
    陳 雅虎

    另一個我

    陳 雅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